9CaKrnJF7UQ作者:安南斯·克里希南,陈一译oversea.huanqiu.comarticle印媒: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新形势下焕发生机/e3pmt7bdh/e3pn5250c《印度教徒报》6月24日文章,原题:在中国的新外交中,“潘查希拉”复活周六,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将在人民大会堂欢迎印度副总统哈米德·安萨里。安萨里先生、习近平先生及缅甸总统吴登盛将一道出席“潘查希拉”(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印地语叫法——编者注)60周年纪念活动。受到时任印度总理尼赫鲁和中国总理周恩来支持的这五项外交原则是在1954年提出的(原文如此——编者注),后在万隆会议上广受重视。通过中国政府给予的意外重视,表面上对久远历史时刻的纪念在北京重新获得重要意义。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已经成为中国外交的支柱——即使已不被大多数印度人记得。今天,中国牢牢抓住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希望通过它来重塑地区外交。上个月,习近平在上海召开的地区安全峰会上首次概括中国对新的“亚洲安全观”的看法,其核心是稍做变化的“潘查希拉”。他说,中国同印度和缅甸一道倡议的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已成为处理国与国关系的基本准则,中国将在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基础上同其它国家发展友好合作关系。 上海国际问题研究院亚太研究中心主任赵干城说,尽管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从表面上“看起来像是标签式和空洞的言辞”,但它“在当今亚洲安全形势现实下”已经焕发新的生机。“我们认为亚洲事务应该由亚洲人来处理”,赵先生说,“看看阿富汗、伊拉克和亚洲其他地区。这些国家经历那么多冲突多多少少都与外部干涉有关。”不过,批评者会说,在这个已经变化的世界里,“潘查希拉”失去了意义。比如“不干涉”通常会被主观运用,而此起彼伏的领土争端也破坏了它的前提条件。(作者安南斯·克里希南,陈一译)1403721300000环球网版权作品,未经书面授权,严禁转载或镜像,违者将被追究法律责任。责编:张阳环球时报140372130000011["9CaKrnJF7Gr","9CaKrnJF6os","9CaKrnJEUpY"]{"email":"script_silent@huanqiu.com","name":"沉默者"}
《印度教徒报》6月24日文章,原题:在中国的新外交中,“潘查希拉”复活周六,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将在人民大会堂欢迎印度副总统哈米德·安萨里。安萨里先生、习近平先生及缅甸总统吴登盛将一道出席“潘查希拉”(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印地语叫法——编者注)60周年纪念活动。受到时任印度总理尼赫鲁和中国总理周恩来支持的这五项外交原则是在1954年提出的(原文如此——编者注),后在万隆会议上广受重视。通过中国政府给予的意外重视,表面上对久远历史时刻的纪念在北京重新获得重要意义。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已经成为中国外交的支柱——即使已不被大多数印度人记得。今天,中国牢牢抓住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希望通过它来重塑地区外交。上个月,习近平在上海召开的地区安全峰会上首次概括中国对新的“亚洲安全观”的看法,其核心是稍做变化的“潘查希拉”。他说,中国同印度和缅甸一道倡议的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已成为处理国与国关系的基本准则,中国将在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基础上同其它国家发展友好合作关系。 上海国际问题研究院亚太研究中心主任赵干城说,尽管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从表面上“看起来像是标签式和空洞的言辞”,但它“在当今亚洲安全形势现实下”已经焕发新的生机。“我们认为亚洲事务应该由亚洲人来处理”,赵先生说,“看看阿富汗、伊拉克和亚洲其他地区。这些国家经历那么多冲突多多少少都与外部干涉有关。”不过,批评者会说,在这个已经变化的世界里,“潘查希拉”失去了意义。比如“不干涉”通常会被主观运用,而此起彼伏的领土争端也破坏了它的前提条件。(作者安南斯·克里希南,陈一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