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CaKrnJGVYn作者:鲍勃·戴维斯 聂晶oversea.huanqiu.comarticle美媒:在中国,有些东西不要问 询问要谨慎/e3pmt7bdh/e3pn5250c美国《华尔街日报》网站1月20日文章,原题:得体还是粗鲁?外国人应注意的中国礼仪在中国生活以来,我已经适应了回答各种各样在美国人看来不礼貌的问题。一个农民曾经问我:“你赚多少钱?”我正琢磨该如何作答时,我的中国助手替我回答:“比你赚得多。”了解在中国哪些问题、哪些做法属于粗鲁行为同样很难。北京办公室的助手奥利维亚有一次和朋友的妈妈一起吃午饭。我要她问问对方丈夫是做什么工作的。她告诉我不能问女性这个问题,因为如果丈夫没有足够体面的工作,全家人都会觉得丢脸。在我的要求下,奥利维亚又列出一些西方人认为无所谓但中国人觉得粗鲁的问题。1.询问女性所穿服装的品牌。对于家境富裕和经济条件相对较差的女性来说,这个问题的答案相差十万八千里。她们会认为这个问题是为了打探自己的薪水。奥利维亚说:“她们会觉得,你认为她们没机会赚大钱。” 2.打探孕妇怀的是男孩还是女孩。奥利维亚解释,大部分中国家庭还是希望生男孩。一旦孕妇知道自己怀的是女孩,无论是父母还是公婆都会感到失望。奥利维亚说:“这个问题会让孕妇非常不高兴。”3.问候中国人的母亲。尽管奥利维亚说这个提示实际是个笑话,但我认为笑话也是风俗的体现,最好还是说清楚。中国人发生争执时,最粗鲁的骂人方式就是“问候别人的母亲”。奥利维亚建议,当用普通话询问关于对方母亲的消息时一定要非常谨慎!(作者鲍勃·戴维斯,聂晶译)1421864040000环球网版权作品,未经书面授权,严禁转载或镜像,违者将被追究法律责任。责编:lideyi环球时报142186404000011["9CaKrnJFqKd","9CaKrnJGVW7","9CaKrnJGUvw","9CaKrnJGUst","9CaKrnJGUss"]{"email":"lideyi@huanqiu.com","name":"lideyi"}
美国《华尔街日报》网站1月20日文章,原题:得体还是粗鲁?外国人应注意的中国礼仪在中国生活以来,我已经适应了回答各种各样在美国人看来不礼貌的问题。一个农民曾经问我:“你赚多少钱?”我正琢磨该如何作答时,我的中国助手替我回答:“比你赚得多。”了解在中国哪些问题、哪些做法属于粗鲁行为同样很难。北京办公室的助手奥利维亚有一次和朋友的妈妈一起吃午饭。我要她问问对方丈夫是做什么工作的。她告诉我不能问女性这个问题,因为如果丈夫没有足够体面的工作,全家人都会觉得丢脸。在我的要求下,奥利维亚又列出一些西方人认为无所谓但中国人觉得粗鲁的问题。1.询问女性所穿服装的品牌。对于家境富裕和经济条件相对较差的女性来说,这个问题的答案相差十万八千里。她们会认为这个问题是为了打探自己的薪水。奥利维亚说:“她们会觉得,你认为她们没机会赚大钱。” 2.打探孕妇怀的是男孩还是女孩。奥利维亚解释,大部分中国家庭还是希望生男孩。一旦孕妇知道自己怀的是女孩,无论是父母还是公婆都会感到失望。奥利维亚说:“这个问题会让孕妇非常不高兴。”3.问候中国人的母亲。尽管奥利维亚说这个提示实际是个笑话,但我认为笑话也是风俗的体现,最好还是说清楚。中国人发生争执时,最粗鲁的骂人方式就是“问候别人的母亲”。奥利维亚建议,当用普通话询问关于对方母亲的消息时一定要非常谨慎!(作者鲍勃·戴维斯,聂晶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