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CaKrnJNXcu作者:阿德尔海德·法伊尔克 聂晶oversea.huanqiu.comarticle德媒:欧洲音乐文化挺进东方 中国人听交响乐热情而随意/e3pmt7bdh/e3pn5250c德国之声网站7月28日文章,原题:中国人为什么喜欢德国国家青年交响乐团少女穿着连衣裙,学生穿着T恤,还有家长带着孩子,一窝蜂地涌入济南市最大的音乐厅。12岁的李章(音)就是其中一名观众。当天她在妈妈的陪同下来到音乐厅欣赏一场特别的演出:德国国家青年交响乐团来华演出济南站。李章4岁便开始学习钢琴,她非常期待在演出中听到贝多芬《第三钢琴协奏曲》。像李章和她妈妈这样痴迷西方古典音乐的中国人越来越多,爱好者已遍布全国,高档音乐厅亦在各大省会城市拔地而起。包括德国国家青年交响乐团在内的西方乐团,非常高兴来到中国音乐厅为热情的观众演出。 古典音乐是一项不断增长的产业。激励青年才俊是一项对未来的投资。本次演出代理方代表辛瑜(音)认为,和李章一样学习钢琴的中国人有5000万人之多,包括这些人在内的“文艺青少年”都愿意欣赏音乐会。是时候扩张和发展此类文化产业了。然而,中国和欧洲在音乐文化上还是有冲突。比如,音乐厅有免费无线网络,这就导致观众时不时打开手机上网。舞台上方的告示牌提示观众乐章间不应鼓掌,然而有谁在意呢?中国观众不仅非常热情,而且比欧洲观众更随意。在他们看来,演出过程中离席上厕所也没什么大不了的。总体而言,某些不拘小节的观众并未影响大部分人激动的心情。李章在看完演出后非常兴奋。她购买了现场钢琴演奏者的CD,并与其合影,然后马上把照片发到了朋友圈。(作者阿德尔海德·法伊尔克,聂晶译)1438188720000环球网版权作品,未经书面授权,严禁转载或镜像,违者将被追究法律责任。责编:yupengfei环球时报143818872000011["9CaKrnJF2D5","9CaKrnJEFPI","9CaKrnJILZj","9CaKrnJNczM","9CaKrnJH5kk"]{"email":"script_silent@huanqiu.com","name":"沉默者"}
德国之声网站7月28日文章,原题:中国人为什么喜欢德国国家青年交响乐团少女穿着连衣裙,学生穿着T恤,还有家长带着孩子,一窝蜂地涌入济南市最大的音乐厅。12岁的李章(音)就是其中一名观众。当天她在妈妈的陪同下来到音乐厅欣赏一场特别的演出:德国国家青年交响乐团来华演出济南站。李章4岁便开始学习钢琴,她非常期待在演出中听到贝多芬《第三钢琴协奏曲》。像李章和她妈妈这样痴迷西方古典音乐的中国人越来越多,爱好者已遍布全国,高档音乐厅亦在各大省会城市拔地而起。包括德国国家青年交响乐团在内的西方乐团,非常高兴来到中国音乐厅为热情的观众演出。 古典音乐是一项不断增长的产业。激励青年才俊是一项对未来的投资。本次演出代理方代表辛瑜(音)认为,和李章一样学习钢琴的中国人有5000万人之多,包括这些人在内的“文艺青少年”都愿意欣赏音乐会。是时候扩张和发展此类文化产业了。然而,中国和欧洲在音乐文化上还是有冲突。比如,音乐厅有免费无线网络,这就导致观众时不时打开手机上网。舞台上方的告示牌提示观众乐章间不应鼓掌,然而有谁在意呢?中国观众不仅非常热情,而且比欧洲观众更随意。在他们看来,演出过程中离席上厕所也没什么大不了的。总体而言,某些不拘小节的观众并未影响大部分人激动的心情。李章在看完演出后非常兴奋。她购买了现场钢琴演奏者的CD,并与其合影,然后马上把照片发到了朋友圈。(作者阿德尔海德·法伊尔克,聂晶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