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CaKrnJO4V5作者:王赓武 王会聪oversea.huanqiu.comarticle《海峡时报》:中国或建新“长城”保卫欧亚/e3pmt7bdh/e3pn5250c新加坡《海峡时报》8月1日文章,原题:中国抗衡美国海军力量的欧亚战略欧亚大陆曾在5000多年内塑造世界史,但从18世纪起,其角色逐渐被边缘化。世界权力中心随之从欧亚大陆中心转向东西两翼。此后,当代地缘政治大国的属性更侧重于海洋而非大陆。然而近十年,欧亚大陆正争取重获核心地位。在这种背景下,观察中国近来提出的“一带一路”倡议令人兴趣盎然。这条海洋“路”和陆地“带”或将有助于恢复昔日“旧世界”的共性。这里的“旧世界”是指18世纪前政治权力属于大陆国家的时代。如今亚洲各经济体的变化正使世界的经济中心转向苏伊士运河以东。若该趋势继续,21世纪的印度洋-太平洋国家将与200年前在大西洋及太平洋地区的盎格鲁-撒克逊帝国相媲美。正是意识到这种挑战,美国才开始“转向”印度洋和太平洋地区,并恢复在冷战时期形成的同盟关系。为保卫所谓的“现状”,美国已将中国所取得的进展视为严重威胁。 但美中两国领导人似乎都知道中国并非寻求取代美国的全球超级大国地位,因为这将需要完全控制世界各大洋。所以,美国不必担心与中国在海洋上全面对峙。在这种背景下,中印俄终将以各自方式抗衡美国的支配地位。按照国际关系专家的常规分析,中印俄或将考虑发展同盟体系以对抗美国盟国。但结盟若不可行,中印俄将如何保护从各自发展成就中获取的影响力?对陷入美国盟国海洋包围圈的中国而言,答案似乎是依靠拉近欧亚国家关系的金融、经济和科技策略,例如上合组织、亚投行和将进一步推进“一带一路”的其他措施。总之,这要求重新唤醒古代欧亚互联互通的多种特征,以使相关经济体和社会充满活力,并通过延伸的贸易及交通网络丰富各国文化。如若成功,这将回应“新世界”为“旧世界”提供的所谓普世价值观。如果这确实是中国希望与邻国分享的长远愿景和抱负,那么人们就能期待看到一条新型的国际防卫长城,它将利用沿印度洋-太平洋海岸及陆上的互联互通经济影响力,确保欧亚大陆不受侵犯。(作者王赓武,王会聪译)1438540500000环球网版权作品,未经书面授权,严禁转载或镜像,违者将被追究法律责任。责编:何卓谦环球时报143854050000011["9CaKrnJNpbx","9CaKrnJNdEC","9CaKrnJKcds","9CaKrnJJuCR","9CaKrnJJqo3"]{"email":"script_silent@huanqiu.com","name":"沉默者"}
新加坡《海峡时报》8月1日文章,原题:中国抗衡美国海军力量的欧亚战略欧亚大陆曾在5000多年内塑造世界史,但从18世纪起,其角色逐渐被边缘化。世界权力中心随之从欧亚大陆中心转向东西两翼。此后,当代地缘政治大国的属性更侧重于海洋而非大陆。然而近十年,欧亚大陆正争取重获核心地位。在这种背景下,观察中国近来提出的“一带一路”倡议令人兴趣盎然。这条海洋“路”和陆地“带”或将有助于恢复昔日“旧世界”的共性。这里的“旧世界”是指18世纪前政治权力属于大陆国家的时代。如今亚洲各经济体的变化正使世界的经济中心转向苏伊士运河以东。若该趋势继续,21世纪的印度洋-太平洋国家将与200年前在大西洋及太平洋地区的盎格鲁-撒克逊帝国相媲美。正是意识到这种挑战,美国才开始“转向”印度洋和太平洋地区,并恢复在冷战时期形成的同盟关系。为保卫所谓的“现状”,美国已将中国所取得的进展视为严重威胁。 但美中两国领导人似乎都知道中国并非寻求取代美国的全球超级大国地位,因为这将需要完全控制世界各大洋。所以,美国不必担心与中国在海洋上全面对峙。在这种背景下,中印俄终将以各自方式抗衡美国的支配地位。按照国际关系专家的常规分析,中印俄或将考虑发展同盟体系以对抗美国盟国。但结盟若不可行,中印俄将如何保护从各自发展成就中获取的影响力?对陷入美国盟国海洋包围圈的中国而言,答案似乎是依靠拉近欧亚国家关系的金融、经济和科技策略,例如上合组织、亚投行和将进一步推进“一带一路”的其他措施。总之,这要求重新唤醒古代欧亚互联互通的多种特征,以使相关经济体和社会充满活力,并通过延伸的贸易及交通网络丰富各国文化。如若成功,这将回应“新世界”为“旧世界”提供的所谓普世价值观。如果这确实是中国希望与邻国分享的长远愿景和抱负,那么人们就能期待看到一条新型的国际防卫长城,它将利用沿印度洋-太平洋海岸及陆上的互联互通经济影响力,确保欧亚大陆不受侵犯。(作者王赓武,王会聪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