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CaKrnJUhAv作者:金凯,陈俊安译oversea.huanqiu.comarticle日媒:有人认为中国试图“收买”世界影响力而未果/e3pmt7bdh/e3pn5250c日本《外交学者》3月3日文章,原题:对中国经济外交的最大误解俄罗斯卫星网日前刊登了一篇署名瓦西里·卡申的评论。该文称,中国高估了其“经济外交”的效果,低估了政治、意识形态和军事关系等因素的影响。卡申认为,中国抱着一种幼稚观念,认为只要扩大贸易和投资,就能最终在全球影响力方面赶上美国——这些错误会给美国加强地区同盟关系造成可乘之机,中国不构筑自己的同盟体系就不可能赢。卡申并非第一个称中国试图“收买”影响力而未果的评论者。但这种思维存在几个误导的假设。若不纠正,可能最终导致对中国崛起的误读。首先,在宽泛意义上,所有政治归结为经济,这从过去很多战争历史就可看出。相比美国漫长的经济外交历史,中国的政策在一个仍由美国主导的世界体系里有其局限性,但它们显然有利于崛起中中国的最核心利益:和平发展。`但无论是政治还是经济方面,中国的国际行为与以前那些崛起大国之间的差异在于,过去几十年中国一直专注共同发展,而非一心谋求构筑传统的同盟或依靠势力均衡。这是中国几十年来的大战略,将来也不会轻易改变。 北京讲“不结盟”和“不干涉”,绝非口头上说说。这恰恰是中国一直以来如何崛起的、且今后可能继续如何崛起的奥秘所在。若中国与别国结盟,构筑同盟体系,那就是重拾以往大国之举。北京若干涉别国内部事务,自己就有可能被真正视为威胁。但这两条路中国都避免走,所以其总体崛起将是不同的。透过其他大国的野心来解读中国的经济外交——并以此评判其成败——是不得要领的。在中国崛起过程中,对其经济外交担忧甚至批评或许不可避免。但这改变不了一个事实:中国无意重演过去的大国兴衰史。(作者金凯,陈俊安译)1457035200000环球网版权作品,未经书面授权,严禁转载或镜像,违者将被追究法律责任。责编:何卓谦环球时报145703520000011["9CaKrnJU7jf","9CaKrnJU6I3","9CaKrnJTZPf","9CaKrnJTY4P","9CaKrnJTUEC"]{"email":"script_silent@huanqiu.com","name":"沉默者"}
日本《外交学者》3月3日文章,原题:对中国经济外交的最大误解俄罗斯卫星网日前刊登了一篇署名瓦西里·卡申的评论。该文称,中国高估了其“经济外交”的效果,低估了政治、意识形态和军事关系等因素的影响。卡申认为,中国抱着一种幼稚观念,认为只要扩大贸易和投资,就能最终在全球影响力方面赶上美国——这些错误会给美国加强地区同盟关系造成可乘之机,中国不构筑自己的同盟体系就不可能赢。卡申并非第一个称中国试图“收买”影响力而未果的评论者。但这种思维存在几个误导的假设。若不纠正,可能最终导致对中国崛起的误读。首先,在宽泛意义上,所有政治归结为经济,这从过去很多战争历史就可看出。相比美国漫长的经济外交历史,中国的政策在一个仍由美国主导的世界体系里有其局限性,但它们显然有利于崛起中中国的最核心利益:和平发展。`但无论是政治还是经济方面,中国的国际行为与以前那些崛起大国之间的差异在于,过去几十年中国一直专注共同发展,而非一心谋求构筑传统的同盟或依靠势力均衡。这是中国几十年来的大战略,将来也不会轻易改变。 北京讲“不结盟”和“不干涉”,绝非口头上说说。这恰恰是中国一直以来如何崛起的、且今后可能继续如何崛起的奥秘所在。若中国与别国结盟,构筑同盟体系,那就是重拾以往大国之举。北京若干涉别国内部事务,自己就有可能被真正视为威胁。但这两条路中国都避免走,所以其总体崛起将是不同的。透过其他大国的野心来解读中国的经济外交——并以此评判其成败——是不得要领的。在中国崛起过程中,对其经济外交担忧甚至批评或许不可避免。但这改变不了一个事实:中国无意重演过去的大国兴衰史。(作者金凯,陈俊安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