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CaKrnK3qFd作者:Lim Yan,王会聪oversea.huanqiu.comarticle新媒:中国的求职者面临形形色色的就业歧视/e3pmt7bdh/e3pn5250c新加坡《海峡时报》6月12日文章,原题:中国求职者面临形形色色的歧视徐桂颖(音)依然无法忘记10年前首次应聘的经历。当时,她申请成为某煤矿企业的经理助理,面试时遭到令人震惊的粗鲁对待。“他盯着我问是否申请当清洁女工”,32岁的徐回想起那一幕时说,她曾认为工作能力更重要,但这个经历“让我知道相貌和自己以何形象示人很重要。”在中国,此类经历并不罕见。尽管这个国家已实施禁止就业歧视的法律,但形形色色的歧视依然存在。在中国进入毕业求职季的上月,随着一则招聘广告在社交媒体上引起轩然大波,该问题再次浮出水面。某在线订餐平台的员工发布广告,招聘产品运营人员,但表示不要简历丑的,不要研究生博士生,不要信中医的,原则(上)不要黄泛区及东北人士。当事公司已被迫发布声明澄清该员工并非来自人力资源部门,只是表达个人观点。这种令人反感的不当言论,凸显中国职场歧视现象无处不在。专家表示,这不仅要归咎于求职者与用人单位之间的实力不对等,还与有关政府部门对反歧视法规的松散执行有关。 近日的一项调查显示,近来毕业的大学生中,3/4以上表示曾遭遇某种形式的歧视,包括招聘人员询问有关其老家甚至属相问题。媒体还曝光了一个日渐猖獗的黑色产业链:越来越多求职者寻找“体检替身”以通过肺结核和乙肝检查。中国2007年通过的《就业促进法》规定,劳动者就业不因民族、种族、性别、宗教信仰等不同而受歧视。“问题在于即便此类案例见诸报端,有关部门似乎也不会对涉事企业采取相关措施”,21世纪教育研究院副院长熊丙奇说,“求职者当然看到这点,因而怀疑提起诉讼能否产生任何效果。”专家表示,中国的“爱面子”文化意味着受害者可能只在私下里抱怨,很少有人寻求获得官方赔偿。尽管违反反歧视法的招聘案例常被报道,但相关统计显示,过去10年来中国法院受理的就业歧视案件不超过90例。中国民众与日俱增的意识和网络压力,能迫使用人单位改变招聘行为,但尚需做出更大努力才能发生持久转变。(作者Lim Yan,王会聪译)1497285600000环球网版权作品,未经书面授权,严禁转载或镜像,违者将被追究法律责任。责编:赵建东环球时报149728560000011["9CaKrnK3q3Y","9CaKrnK3q3K","9CaKrnK3pXS","9CaKrnK3pv9","9CaKrnK3pm8"]{"email":"script_silent@huanqiu.com","name":"沉默者"}
新加坡《海峡时报》6月12日文章,原题:中国求职者面临形形色色的歧视徐桂颖(音)依然无法忘记10年前首次应聘的经历。当时,她申请成为某煤矿企业的经理助理,面试时遭到令人震惊的粗鲁对待。“他盯着我问是否申请当清洁女工”,32岁的徐回想起那一幕时说,她曾认为工作能力更重要,但这个经历“让我知道相貌和自己以何形象示人很重要。”在中国,此类经历并不罕见。尽管这个国家已实施禁止就业歧视的法律,但形形色色的歧视依然存在。在中国进入毕业求职季的上月,随着一则招聘广告在社交媒体上引起轩然大波,该问题再次浮出水面。某在线订餐平台的员工发布广告,招聘产品运营人员,但表示不要简历丑的,不要研究生博士生,不要信中医的,原则(上)不要黄泛区及东北人士。当事公司已被迫发布声明澄清该员工并非来自人力资源部门,只是表达个人观点。这种令人反感的不当言论,凸显中国职场歧视现象无处不在。专家表示,这不仅要归咎于求职者与用人单位之间的实力不对等,还与有关政府部门对反歧视法规的松散执行有关。 近日的一项调查显示,近来毕业的大学生中,3/4以上表示曾遭遇某种形式的歧视,包括招聘人员询问有关其老家甚至属相问题。媒体还曝光了一个日渐猖獗的黑色产业链:越来越多求职者寻找“体检替身”以通过肺结核和乙肝检查。中国2007年通过的《就业促进法》规定,劳动者就业不因民族、种族、性别、宗教信仰等不同而受歧视。“问题在于即便此类案例见诸报端,有关部门似乎也不会对涉事企业采取相关措施”,21世纪教育研究院副院长熊丙奇说,“求职者当然看到这点,因而怀疑提起诉讼能否产生任何效果。”专家表示,中国的“爱面子”文化意味着受害者可能只在私下里抱怨,很少有人寻求获得官方赔偿。尽管违反反歧视法的招聘案例常被报道,但相关统计显示,过去10年来中国法院受理的就业歧视案件不超过90例。中国民众与日俱增的意识和网络压力,能迫使用人单位改变招聘行为,但尚需做出更大努力才能发生持久转变。(作者Lim Yan,王会聪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