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CaKrnKoK6Z作者:萨乌米亚•阿肖克,王会聪oversea.huanqiu.comarticle印媒:走近为印度在华外交官工作的阿姨们/e3pmt7bdh/e3pn5250c印度《印度快报》1月5日文章,原题:走近为印度在华外交官工作的阿姨们,她们学会了烹制完美的恰帕提(印度烤薄饼) 回忆起自己的第二份工作,张桂琳(音)说她服务的是一个“北方人”——一位来自印度北方的外交官,后者向她发起了一项友好的挑战:学习制作圆形的恰帕提。经过几个月尝试后,他告诉她:“你做的恰帕提进步了”。她笑着回忆说:“我(对他)说,你的(中文)学习也进步了。” 51岁的张阿姨为中国外交学院的印度外交人士工作,负责为在此接受为期18个月中文培训的年轻外交官们做饭和打扫卫生。她是十几位为印度在华外交官工作的阿姨之一。“刚开始工作时,我经常向一位外交官的妻子讨教(做印度菜),我会把一切都记在笔记本上”,她说。她的笔记一丝不苟,包括配料组成、蔬菜切块大小、食材应该烹制成什么颜色以及烹饪时间和火候等。“每晚我都会复习我的笔记。” 2004年开始为印度外交官工作的龙阿姨起初会被印度咖喱粉呛得咳嗽,但她坚持了下来,还通过手机上的翻译App学习如何做(印度菜)。龙阿姨表示,印度人与中国人有很多不同之处,与印度人相处15年后,她总结说:“印度人经常祈祷,爱听印度音乐,而且很健谈。”但她对自己的概括持谨慎态度。“我只和印度外交官打过交道,所以我不了解普通(印度)人。” 这些为在华外籍人士工作的阿姨的职责不仅限于做饭,还包括打扫房间、洗熨衣服、照顾孩子等。“我在许多外交官家庭当过保姆,每当孩子(随父母)离开(中国)时,我都感到很伤心”,48岁的阮阿姨说。(作者萨乌米亚·阿肖克,王会聪译) 1578334380000环球网版权作品,未经书面授权,严禁转载或镜像,违者将被追究法律责任。责编:赵建东环球时报157833438000011[]{"email":"script_silent@huanqiu.com","name":"沉默者"}
印度《印度快报》1月5日文章,原题:走近为印度在华外交官工作的阿姨们,她们学会了烹制完美的恰帕提(印度烤薄饼) 回忆起自己的第二份工作,张桂琳(音)说她服务的是一个“北方人”——一位来自印度北方的外交官,后者向她发起了一项友好的挑战:学习制作圆形的恰帕提。经过几个月尝试后,他告诉她:“你做的恰帕提进步了”。她笑着回忆说:“我(对他)说,你的(中文)学习也进步了。” 51岁的张阿姨为中国外交学院的印度外交人士工作,负责为在此接受为期18个月中文培训的年轻外交官们做饭和打扫卫生。她是十几位为印度在华外交官工作的阿姨之一。“刚开始工作时,我经常向一位外交官的妻子讨教(做印度菜),我会把一切都记在笔记本上”,她说。她的笔记一丝不苟,包括配料组成、蔬菜切块大小、食材应该烹制成什么颜色以及烹饪时间和火候等。“每晚我都会复习我的笔记。” 2004年开始为印度外交官工作的龙阿姨起初会被印度咖喱粉呛得咳嗽,但她坚持了下来,还通过手机上的翻译App学习如何做(印度菜)。龙阿姨表示,印度人与中国人有很多不同之处,与印度人相处15年后,她总结说:“印度人经常祈祷,爱听印度音乐,而且很健谈。”但她对自己的概括持谨慎态度。“我只和印度外交官打过交道,所以我不了解普通(印度)人。” 这些为在华外籍人士工作的阿姨的职责不仅限于做饭,还包括打扫房间、洗熨衣服、照顾孩子等。“我在许多外交官家庭当过保姆,每当孩子(随父母)离开(中国)时,我都感到很伤心”,48岁的阮阿姨说。(作者萨乌米亚·阿肖克,王会聪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