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CaKrnJC4e4作者:李圣依oversea.huanqiu.comarticle英媒:中国消费者借钱急不可耐 或重塑债务/e3pmt7bdh/e3pmtblha英国《金融时报》网站8月28日文章,原题:中国消费者借钱急不可耐近十年来参加工作的中国城市年轻人是在优越环境中长大的,他们的储蓄观和消费观与父辈没有什么相似之处。他们今天借钱,明天又为还钱发愁,并乐此不疲,这种做法正在重塑中国的债务状况。大学毕业几年后,戴先生认为自己这样的年轻人取得的成功可谓三位一体:一份政府部门的工作、一套房子和一个老婆。但他没有算上另外一个因素———这个因素从表面看不太明显,但很快就让他改变了对好日子的理解。为了购买上海的这套房子,现年30岁的戴先生办理了大笔抵押贷款。现在房子的月供就要花去他一半的薪水。此外,像他这样的中产阶级还有其他花销———海外度假、商场购物、看电影、下饭馆,等等。 戴先生如今债务缠身。“每隔一个月左右我就还不上信用卡账单。我存不下什么钱,”他叹息道。这名年轻专业人员的经历在西方算不上稀奇,但对中国而言可谓离经叛道。戴先生父母那样的老一辈人都是出了名的省吃俭用。他们在毛泽东时代度过了贫困的童年,对那段时光的记忆促使他们把自己的大部分收入都存起来,尽管从上世纪80年代起随着中国经济的迅速发展他们的经济状况不断好转。中国人借钱的途径越来越多。银行提供消费者融资服务;小额贷款公司颇受欢迎;网络借贷公司也发展迅速。央行表示,小额贷款公司的贷款余额已经突破7000亿元人民币,相当于2009年的十倍。迄今为止监管机构一直采取容忍态度,甚至鼓励这些新型借贷平台的发展。央行希望消费信贷的蓬勃发展能帮助中国经济戒掉投资瘾,从而使消费在较大程度上成为经济增长的驱动力。1377848940000环球网版权作品,未经书面授权,严禁转载或镜像,违者将被追究法律责任。责编:朱马烈环球网137784894000011["9CaKrnJBkve","9CaKrnJAtJ2","9CaKrnJAo5U","9CaKrnJAsNv","9CaKrnJziHm"]{"email":"script_silent@huanqiu.com","name":"沉默者"}
英国《金融时报》网站8月28日文章,原题:中国消费者借钱急不可耐近十年来参加工作的中国城市年轻人是在优越环境中长大的,他们的储蓄观和消费观与父辈没有什么相似之处。他们今天借钱,明天又为还钱发愁,并乐此不疲,这种做法正在重塑中国的债务状况。大学毕业几年后,戴先生认为自己这样的年轻人取得的成功可谓三位一体:一份政府部门的工作、一套房子和一个老婆。但他没有算上另外一个因素———这个因素从表面看不太明显,但很快就让他改变了对好日子的理解。为了购买上海的这套房子,现年30岁的戴先生办理了大笔抵押贷款。现在房子的月供就要花去他一半的薪水。此外,像他这样的中产阶级还有其他花销———海外度假、商场购物、看电影、下饭馆,等等。 戴先生如今债务缠身。“每隔一个月左右我就还不上信用卡账单。我存不下什么钱,”他叹息道。这名年轻专业人员的经历在西方算不上稀奇,但对中国而言可谓离经叛道。戴先生父母那样的老一辈人都是出了名的省吃俭用。他们在毛泽东时代度过了贫困的童年,对那段时光的记忆促使他们把自己的大部分收入都存起来,尽管从上世纪80年代起随着中国经济的迅速发展他们的经济状况不断好转。中国人借钱的途径越来越多。银行提供消费者融资服务;小额贷款公司颇受欢迎;网络借贷公司也发展迅速。央行表示,小额贷款公司的贷款余额已经突破7000亿元人民币,相当于2009年的十倍。迄今为止监管机构一直采取容忍态度,甚至鼓励这些新型借贷平台的发展。央行希望消费信贷的蓬勃发展能帮助中国经济戒掉投资瘾,从而使消费在较大程度上成为经济增长的驱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