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CaKrnJDXe4 oversea.huanqiu.comarticle港媒:港府特首施政报告 助中产移三座大山/e3pmt7bdh/e3pmtblha中新网1月14日电 台湾《经济日报》14日刊载社论《施政报告 助中产移三座大山》,文章指,香港特区行政长官梁振英15日将公布他上任后第二份施政报告,这份施政报告或将聚焦贫困问题。因为它是香港深层矛盾之一,中产阶层对房屋、教育、医疗的诉求虽难一蹴而就,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施政报告除着重扶贫,更要着力减轻中产负担,令中产可安心生活。文章摘编如下:明天公布的施政报告传将聚焦扶贫,贫穷问题是香港深层矛盾之一,固需重视。惟香港人口大多数是中产,施政报告要赢民意,还须在房屋、医疗、教育等中产最关注的议题交功课。香港特区行政长官梁振英明天将公布他上任后第二份施政报告,外传扶贫将是最大亮点,如推低收入补贴以助基层。香港贫穷人口达131万,贫富矛盾更日益尖锐,港府财力许可,确有责着力扶贫,以保障穷人基本生活需要。 惟施政报告不能因此忽视关顾中产,因香港中产达300万至400万人,是推动香港发展的中流砥柱,更是税收主要来源。施政报告若要赢取市民支持,就必须回应中产诉求,尤其助中产移除房屋、教育和医疗三座大山。房屋方面,港府助基层上公屋,亦要助中产上车置业。去年港府提出十年建屋47万伙的目标,惟中产却忧港府觅地难,施政报告须进一步阐析如何确保充足、可持续的土地供应,以落实居屋、私楼供应目标,让中产看到清晰可行的房策愿景,令他们有信心未来能以可承担价钱置业安居。教育方面,中产最关注子女出路。香港大学入学率仅约18%,低于新加坡以至内地的逾两成,竞争激烈,且非所有中产家庭均有能力供子女负笈海外,故不少中产家长不惜工本让子女补习、报读兴趣班,助子女挤进名幼儿园、名中小学,以赢在起跑线,形成家长和孩子的沉重压力。要纾减中产对教育的忧虑,除传闻中增加副学士衔接大学学额,更应大力发展职业教育,如飞机工程、建造业等,关键是能列出收入前景、升迁前途,在传统升学途径外,让家长看到另一具发展前景的升学选择,既纾中产之忧,亦助解决香港正面对的技术专才不足问题。在医疗议题上,香港人口趋老化、港人寿命愈来愈长,中产深忧其医疗费将愈来愈高,退休后压力尤大。上届特区政府曾拟斥资500亿元启动自愿性医保,鼓励港人尤其中产投保为未来筹谋。有消息指今届政府将另寻他法,500亿元的大部分会投入公营医疗,此虽有助改善基层医疗,中产却忧其医疗需求更难保障。施政报告须解释强制医保将何去何从,且在大增公营医疗资源中,如何保障中产能以合理价钱,取得较优质、可持续的医疗服务。中产对房屋、教育、医疗的诉求虽难一蹴而就,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施政报告除着重扶贫,更要着力减轻中产负担,令中产可安心生活。1389749940000责编:李圣依中新网138974994000011["9CaKrnJxgc4","9CaKrnJDX4O","9CaKrnJDTrf","9CaKrnJDQUu","9CaKrnJDwEO"]{"email":"lishengyi@huanqiu.com","name":"李圣依"}
中新网1月14日电 台湾《经济日报》14日刊载社论《施政报告 助中产移三座大山》,文章指,香港特区行政长官梁振英15日将公布他上任后第二份施政报告,这份施政报告或将聚焦贫困问题。因为它是香港深层矛盾之一,中产阶层对房屋、教育、医疗的诉求虽难一蹴而就,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施政报告除着重扶贫,更要着力减轻中产负担,令中产可安心生活。文章摘编如下:明天公布的施政报告传将聚焦扶贫,贫穷问题是香港深层矛盾之一,固需重视。惟香港人口大多数是中产,施政报告要赢民意,还须在房屋、医疗、教育等中产最关注的议题交功课。香港特区行政长官梁振英明天将公布他上任后第二份施政报告,外传扶贫将是最大亮点,如推低收入补贴以助基层。香港贫穷人口达131万,贫富矛盾更日益尖锐,港府财力许可,确有责着力扶贫,以保障穷人基本生活需要。 惟施政报告不能因此忽视关顾中产,因香港中产达300万至400万人,是推动香港发展的中流砥柱,更是税收主要来源。施政报告若要赢取市民支持,就必须回应中产诉求,尤其助中产移除房屋、教育和医疗三座大山。房屋方面,港府助基层上公屋,亦要助中产上车置业。去年港府提出十年建屋47万伙的目标,惟中产却忧港府觅地难,施政报告须进一步阐析如何确保充足、可持续的土地供应,以落实居屋、私楼供应目标,让中产看到清晰可行的房策愿景,令他们有信心未来能以可承担价钱置业安居。教育方面,中产最关注子女出路。香港大学入学率仅约18%,低于新加坡以至内地的逾两成,竞争激烈,且非所有中产家庭均有能力供子女负笈海外,故不少中产家长不惜工本让子女补习、报读兴趣班,助子女挤进名幼儿园、名中小学,以赢在起跑线,形成家长和孩子的沉重压力。要纾减中产对教育的忧虑,除传闻中增加副学士衔接大学学额,更应大力发展职业教育,如飞机工程、建造业等,关键是能列出收入前景、升迁前途,在传统升学途径外,让家长看到另一具发展前景的升学选择,既纾中产之忧,亦助解决香港正面对的技术专才不足问题。在医疗议题上,香港人口趋老化、港人寿命愈来愈长,中产深忧其医疗费将愈来愈高,退休后压力尤大。上届特区政府曾拟斥资500亿元启动自愿性医保,鼓励港人尤其中产投保为未来筹谋。有消息指今届政府将另寻他法,500亿元的大部分会投入公营医疗,此虽有助改善基层医疗,中产却忧其医疗需求更难保障。施政报告须解释强制医保将何去何从,且在大增公营医疗资源中,如何保障中产能以合理价钱,取得较优质、可持续的医疗服务。中产对房屋、教育、医疗的诉求虽难一蹴而就,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施政报告除着重扶贫,更要着力减轻中产负担,令中产可安心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