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CaKrnJBgsF作者:乔恒oversea.huanqiu.comarticle美媒:中国调整经济模式 减速仍有正面意义/e3pmt7bdh/e3pmtc9ek美国《外交政策》杂志7月9日文章,原题:中国慢船,副题:世界对中国经济新常态做好准备了吗?世界正不情愿地接受中国经济减速。习惯了其GDP30年的高速增长,如今急需动力的众多经济体渴望一仍旧贯。但这种事不会再有了。几年前中国领导人提出,虽然该国经济表面良好,但日益“不稳定、不平衡、不协调及最终的不可持续”。如今一种新增长模式摆在眼前:经济转向日益由内需驱动,而非依赖出口和投资。中国新领导层正努力落实这个棘手转型,7月的美中战略与经济对话期间,伴随这种调整的机遇和风险将是突出话题。今年第一季度中国GDP增长率降至7.7%,四五月份也没改观,若在以前,中央会很快宣布新基建项目或政策以刺激增长,而新领导层并没这样做。此举发出一个强烈信号,显示北京如今愿意接受更慢的增长率。 北京已决意调整经济模式,在增长上舍量取质。这不仅涉及增长率下降,还是朝向长期休眠的中国消费者的关键转变,从而为增长无力的西方打开世界最大的消费市场。这对美国——经济复苏乏力、失业率居高不下,尤其重要。以前中国政府就认识到经济结构转变的重要性,但进展不尽如人意。如今北京加大了调整力度。要使消费在中国经济中发挥应有作用,三套改革必不可少:服务业引导就业、城市化、资金充足的保障网。目标是今后三五年,使中国居民的消费从目前在GDP中占比35%(美国为71%)增至40%,到2023年超过45%。这个任务困难不小,但新政策提高了向内需转变的成功率。若取得成功,世界将期待中国三件事:首先,今后10年其GDP增长率很可能徘徊于7%或8%。劳动密集型服务业意味着中国能够在这样增长的同时,产生足够就业以维持社会稳定。其次,以服务业驱动增长,意味着告别资源密集型制造业。这可能给中国资源供应链上的一些国家,特别是澳大利亚、巴西、加拿大和俄罗斯带来烦恼,但会减少环境恶化和污染,促成更绿色的中国GDP。此外,中国消费者的兴起或给发达国家带来意外之财。服务业尤其如此,因为中国人缺少相关经验或专业技能。这种转变不会一帆风顺、一蹴而就。但如同后毛时代多数成就一样,中国的发展时钟总是以约4倍于别国的速度前行。必须认识到,即将到来的向更慢、更平衡及更持续的中国增长转变过程中的机遇。(作者史蒂芬·S·罗奇,乔恒译)1373481360000环球网版权作品,未经书面授权,严禁转载或镜像,违者将被追究法律责任。责编:zhangchun环球时报137348136000011["9CaKrnJBfWW","9CaKrnJBfP8","9CaKrnJBfHE","9CaKrnJB0b5","9CaKrnJATYk"]{"email":"zhangchun@huanqiu.com","name":"zhangchun"}
美国《外交政策》杂志7月9日文章,原题:中国慢船,副题:世界对中国经济新常态做好准备了吗?世界正不情愿地接受中国经济减速。习惯了其GDP30年的高速增长,如今急需动力的众多经济体渴望一仍旧贯。但这种事不会再有了。几年前中国领导人提出,虽然该国经济表面良好,但日益“不稳定、不平衡、不协调及最终的不可持续”。如今一种新增长模式摆在眼前:经济转向日益由内需驱动,而非依赖出口和投资。中国新领导层正努力落实这个棘手转型,7月的美中战略与经济对话期间,伴随这种调整的机遇和风险将是突出话题。今年第一季度中国GDP增长率降至7.7%,四五月份也没改观,若在以前,中央会很快宣布新基建项目或政策以刺激增长,而新领导层并没这样做。此举发出一个强烈信号,显示北京如今愿意接受更慢的增长率。 北京已决意调整经济模式,在增长上舍量取质。这不仅涉及增长率下降,还是朝向长期休眠的中国消费者的关键转变,从而为增长无力的西方打开世界最大的消费市场。这对美国——经济复苏乏力、失业率居高不下,尤其重要。以前中国政府就认识到经济结构转变的重要性,但进展不尽如人意。如今北京加大了调整力度。要使消费在中国经济中发挥应有作用,三套改革必不可少:服务业引导就业、城市化、资金充足的保障网。目标是今后三五年,使中国居民的消费从目前在GDP中占比35%(美国为71%)增至40%,到2023年超过45%。这个任务困难不小,但新政策提高了向内需转变的成功率。若取得成功,世界将期待中国三件事:首先,今后10年其GDP增长率很可能徘徊于7%或8%。劳动密集型服务业意味着中国能够在这样增长的同时,产生足够就业以维持社会稳定。其次,以服务业驱动增长,意味着告别资源密集型制造业。这可能给中国资源供应链上的一些国家,特别是澳大利亚、巴西、加拿大和俄罗斯带来烦恼,但会减少环境恶化和污染,促成更绿色的中国GDP。此外,中国消费者的兴起或给发达国家带来意外之财。服务业尤其如此,因为中国人缺少相关经验或专业技能。这种转变不会一帆风顺、一蹴而就。但如同后毛时代多数成就一样,中国的发展时钟总是以约4倍于别国的速度前行。必须认识到,即将到来的向更慢、更平衡及更持续的中国增长转变过程中的机遇。(作者史蒂芬·S·罗奇,乔恒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