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CdvSYoQKWs作者:凯瓦尔·辛格,伊文译oversea.huanqiu.comarticle英媒:海葬成为中国墓地拥挤的解决方案/e3pmt7bdh/e3pn5250c英国《卫报》4月24日文章,原题:骨灰撒向大海:海葬成为中国墓地拥挤的解决方案 小胡(音)从没想过做“逝者生意”。多年来,她们家一直从事旅游业,带游客在舟山乘船游览。但近年来,由于距离大海和普陀山近,这开始为她吸引来不同的客户。2022年3月,小胡开了自己的公司,做起海葬业务,忙碌时一个月要提供30次服务。中国有祭祖文化,扫墓是人们展示对逝去亲人孝心的基本方式。但近年来,快速城市化和日益老龄化的人口使墓穴越来越稀缺,尤其在城市,墓地价格持续增长,有的超过10万元。上海市预计,按目前速度,现有墓地空间可能在15年内用光。(作者艾米·霍金斯等)新加坡《海峡时报》4月24日文章 随着中国持续快速城市化和老龄化,可用的墓地空间将很快耗尽。于是,许多人转向海葬或火葬。中国民政部数据显示,2021年火葬率达到近59%,比2015年的47%有所增长。 政府有关部门还通过提供奖励的方式鼓励人们选择海葬和火葬,把亲人的骨灰撒入大海,或通过生态方式埋葬骨灰。今年四五月份,几座中国城市将组织海葬。据报道,当地民政部门将负担海葬服务费用,希望以此来推广绿色丧葬方式。中国的城市尤其对丧葬问题感受比较深。数据显示,2022年中国死亡人数为1041万。2021年,60岁以上人口占全年死亡总数的18.9%,预计到2035年左右将超30%。媒体已开始宣传“厚养薄葬”的理念:最好在亲人们在世时展示孝心,而非去世后。此外,海葬的花费也要少得多。也有中国学者建议,为人们提供传统和非传统两种选择,让他们自己选,“我们需要在尊重中国传统文化和节约土地资源之间保持平衡。”(作者凯瓦尔·辛格,伊文译)1682453213589环球网版权作品,未经书面授权,严禁转载或镜像,违者将被追究法律责任。责编:袁小存环球时报168246637895411[]{"email":"renxinhui@huanqiu.com","name":"任鑫恚"}
英国《卫报》4月24日文章,原题:骨灰撒向大海:海葬成为中国墓地拥挤的解决方案 小胡(音)从没想过做“逝者生意”。多年来,她们家一直从事旅游业,带游客在舟山乘船游览。但近年来,由于距离大海和普陀山近,这开始为她吸引来不同的客户。2022年3月,小胡开了自己的公司,做起海葬业务,忙碌时一个月要提供30次服务。中国有祭祖文化,扫墓是人们展示对逝去亲人孝心的基本方式。但近年来,快速城市化和日益老龄化的人口使墓穴越来越稀缺,尤其在城市,墓地价格持续增长,有的超过10万元。上海市预计,按目前速度,现有墓地空间可能在15年内用光。(作者艾米·霍金斯等)新加坡《海峡时报》4月24日文章 随着中国持续快速城市化和老龄化,可用的墓地空间将很快耗尽。于是,许多人转向海葬或火葬。中国民政部数据显示,2021年火葬率达到近59%,比2015年的47%有所增长。 政府有关部门还通过提供奖励的方式鼓励人们选择海葬和火葬,把亲人的骨灰撒入大海,或通过生态方式埋葬骨灰。今年四五月份,几座中国城市将组织海葬。据报道,当地民政部门将负担海葬服务费用,希望以此来推广绿色丧葬方式。中国的城市尤其对丧葬问题感受比较深。数据显示,2022年中国死亡人数为1041万。2021年,60岁以上人口占全年死亡总数的18.9%,预计到2035年左右将超30%。媒体已开始宣传“厚养薄葬”的理念:最好在亲人们在世时展示孝心,而非去世后。此外,海葬的花费也要少得多。也有中国学者建议,为人们提供传统和非传统两种选择,让他们自己选,“我们需要在尊重中国传统文化和节约土地资源之间保持平衡。”(作者凯瓦尔·辛格,伊文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