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Hp2oMwYQXJ作者:Daniel Ren,陈俊安译oversea.huanqiu.comarticle港媒:上海把厨余垃圾变船舶燃料/e3pmt7bdh/e3pn5250c香港《南华早报》5月11日文章,原题:上海天然气供应商修建设施,将厨余垃圾转化为绿色甲醇,为船舶提供燃料 随着中国努力减少污染、提高工业效率,上海主要天然气供应商申能集团修建设施,将堆积如山的厨余垃圾转化为绿色的甲醇,用作航运业的替代燃料。 申能负责人本周告诉记者,能够利用厨余垃圾生产7万至10万吨绿色甲醇的设施将在2025年年底前准备就绪,“我们希望收集更多餐厨垃圾,促进这项技术发展。在上海这样人口密集的城市,大量厨余垃圾可得到更好的利用,发展更绿色的地方经济。” 绿色甲醇被视为低碳液体燃料,可广泛用于海上运输。厨余垃圾也被称为湿垃圾,经分类处理后可转化为堆肥或工业用油和沼气等资源。申能集团拥有庞大的天然气基础设施网络,可为新技术发展提供支持,“由于(上海)集中处理湿垃圾,储存和物流成本可控,这项技术在商业上是可行的。我们有信心以低于国际标准的成本生产绿色甲醇。” 今年3月,中国内地最大天然气分销商之一港华燃气与申能签署战略合作框架协议,共同推动绿色能源业务发展,其中就包括开拓绿色甲醇和氢能市场。申能隶属于上海市政府,发电量占该市总发电量的1/3。 作为内地的商业和金融中心,上海于2011年率先采取科学处理厨余垃圾的措施,目的是更好地利用资源,减少污染。如果将湿垃圾也包括在内,掩埋或焚烧等传统处理方法的效果就会大打折扣。掩埋会造成二次污染,焚烧垃圾则会产生有毒物质。 2019年,上海在中国城市中率先推出强制垃圾分类制度。根据有关制度,生活垃圾分为四类,即湿垃圾(如剩饭剩菜)、干垃圾、可回收物和有害垃圾。上海每天产生约7000吨湿垃圾。(作者Daniel Ren,陈俊安译)1715885727210环球网版权作品,未经书面授权,严禁转载或镜像,违者将被追究法律责任。责编:李雨童环球时报171589906883911[]{"email":"zhaojiandong@huanqiu.com","name":"赵建东"}
香港《南华早报》5月11日文章,原题:上海天然气供应商修建设施,将厨余垃圾转化为绿色甲醇,为船舶提供燃料 随着中国努力减少污染、提高工业效率,上海主要天然气供应商申能集团修建设施,将堆积如山的厨余垃圾转化为绿色的甲醇,用作航运业的替代燃料。 申能负责人本周告诉记者,能够利用厨余垃圾生产7万至10万吨绿色甲醇的设施将在2025年年底前准备就绪,“我们希望收集更多餐厨垃圾,促进这项技术发展。在上海这样人口密集的城市,大量厨余垃圾可得到更好的利用,发展更绿色的地方经济。” 绿色甲醇被视为低碳液体燃料,可广泛用于海上运输。厨余垃圾也被称为湿垃圾,经分类处理后可转化为堆肥或工业用油和沼气等资源。申能集团拥有庞大的天然气基础设施网络,可为新技术发展提供支持,“由于(上海)集中处理湿垃圾,储存和物流成本可控,这项技术在商业上是可行的。我们有信心以低于国际标准的成本生产绿色甲醇。” 今年3月,中国内地最大天然气分销商之一港华燃气与申能签署战略合作框架协议,共同推动绿色能源业务发展,其中就包括开拓绿色甲醇和氢能市场。申能隶属于上海市政府,发电量占该市总发电量的1/3。 作为内地的商业和金融中心,上海于2011年率先采取科学处理厨余垃圾的措施,目的是更好地利用资源,减少污染。如果将湿垃圾也包括在内,掩埋或焚烧等传统处理方法的效果就会大打折扣。掩埋会造成二次污染,焚烧垃圾则会产生有毒物质。 2019年,上海在中国城市中率先推出强制垃圾分类制度。根据有关制度,生活垃圾分为四类,即湿垃圾(如剩饭剩菜)、干垃圾、可回收物和有害垃圾。上海每天产生约7000吨湿垃圾。(作者Daniel Ren,陈俊安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