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NMaH36HDvJ作者:巴格万特·桑德胡,辛斌译oversea.huanqiu.comarticle加拿大媒体:渥太华需重新调整对华外交/e3pmt7bdh/e3pn5250c加拿大《希尔日报》7月2日文章,原题:卡尼的对华关系挑战需要重新调整外交政策 副题:加拿大政府无法通过附和华盛顿或孤立中国来获得外交独立,现在是时候基于加拿大的利益进行有选择的接触了 北约和七国集团峰会之后,加拿大的外交政策开始像一艘船依靠破损的罗盘航行,在旧联盟和新兴大国之间摇摆不定。若不加以控制,加总理卡尼所谓“加拿大对美国的经济依赖已经结束”的宣言,可能沦为一句空话。如果加拿大的目标是独立自主,那么修复与中国的关系是其面临的考验。卡尼6月与中国总理的通话暗示了两国关系的某种再平衡。但如果渥太华不停止复制华盛顿对北京的对抗,象征性的姿态远远不够。 平心而论,卡尼从前总理特鲁多那里接手的是已十分薄弱的加中关系。每年超过1000亿美元的贸易容易受到这种波动的影响。卡尼需要调整方向,改变加拿大的外交政策路线。他应该承认:中国既不是加拿大的朋友,也不是同等国家,更不是被排斥的对象。中国是一个成熟的全球性大国,深度融入全球供应链、气候治理框架以及塑造本世纪的多边机构中。 然而,渥太华对北京的态度仍深陷猜疑中,这种猜疑被笼统地概括为“安全担忧”。这与华盛顿的立场如出一辙。 一个典型例子就是卡尼利用七国集团这一平台忽视中国,却向印度伸出橄榄枝,尽管有指控称印度是暗杀加拿大公民的幕后黑手。这一举动可以被解读为一种隐性的试图孤立中国的行为,是为地缘政治利益而妥协原则。 再来看特鲁多2022年提出的“印太战略”。该战略被宣传为加拿大对亚洲的愿景,但内容并非聚焦于加自身利益,而主要是通过鼓吹在安全和经济上与中国脱钩,复刻了华盛顿的超级大国竞争计划。 根据加拿大统计局的数据,中国仍是加拿大第二大贸易伙伴。2018年外交冻结之前,加拿大对华出口在农业、航空航天、科技和旅游业方面的年增长率超过12%。2025年第一季度,加拿大出口飙升31%,这是由于矿产和农产品需求旺盛的推动,而这些产品因美国关税而出口受限。这及时提醒加拿大,渥太华的经济命运不仅取决于华盛顿的设计,也取决于北京的决定。 一个切实可行且经过深思熟虑的独立外交政策应当能够同时保护民主制度,而不必采用过时的孤立主义手段,尤其是在涉及一个正在崛起的经济大国的情况下更是如此。加拿大或许需要一种有选择性的参与策略,需要一种基于经济现实主义和战略审慎性的政策。这意味着渥太华必须扩充外交手段。像加拿大外交部长国会秘书奥利芬特这样有经验的人士应当获得授权,以建立与北京就具体问题开展沟通的机制。 此外,进行结构性改革也至关重要。设立专门的内阁下属委员会来负责国际战略事务,有助于确保加拿大与像中国这样的关键国家的关系是由长期利益而非短期冲动来主导的。卡尼还可以更多地参与那些由规范而非集团所主导的多边论坛。在气候、公共卫生和粮食安全等领域,与中国的建设性合作并非可有可无,而是必须进行。选择性合作与盲目全盘合作不同,它是一种经过深思熟虑的互动,即加拿大的影响力要与利益相一致。 最后,卡尼政府不能让国防开支成为战略的替代品。需要指出的是,加拿大的美国盟友挑战我们在波弗特海的主权,并考虑吞并我们。 中国并非卡通片里的反派角色。如果卡尼想要实现国家的自主决定权,就必须停止将加拿大的外交政策拱手让给华盛顿。这需要领导层能从加拿大人的角度思考问题、采取行动,为加拿大发声,而非为他人的恐惧或幻想发声。(作者巴格万特·桑德胡,辛斌译)1751652566505环球网版权作品,未经书面授权,严禁转载或镜像,违者将被追究法律责任。责编:李雨童环球时报175166832357411[]{"email":"liyutong@huanqiu.com","name":"李雨童"}
加拿大《希尔日报》7月2日文章,原题:卡尼的对华关系挑战需要重新调整外交政策 副题:加拿大政府无法通过附和华盛顿或孤立中国来获得外交独立,现在是时候基于加拿大的利益进行有选择的接触了 北约和七国集团峰会之后,加拿大的外交政策开始像一艘船依靠破损的罗盘航行,在旧联盟和新兴大国之间摇摆不定。若不加以控制,加总理卡尼所谓“加拿大对美国的经济依赖已经结束”的宣言,可能沦为一句空话。如果加拿大的目标是独立自主,那么修复与中国的关系是其面临的考验。卡尼6月与中国总理的通话暗示了两国关系的某种再平衡。但如果渥太华不停止复制华盛顿对北京的对抗,象征性的姿态远远不够。 平心而论,卡尼从前总理特鲁多那里接手的是已十分薄弱的加中关系。每年超过1000亿美元的贸易容易受到这种波动的影响。卡尼需要调整方向,改变加拿大的外交政策路线。他应该承认:中国既不是加拿大的朋友,也不是同等国家,更不是被排斥的对象。中国是一个成熟的全球性大国,深度融入全球供应链、气候治理框架以及塑造本世纪的多边机构中。 然而,渥太华对北京的态度仍深陷猜疑中,这种猜疑被笼统地概括为“安全担忧”。这与华盛顿的立场如出一辙。 一个典型例子就是卡尼利用七国集团这一平台忽视中国,却向印度伸出橄榄枝,尽管有指控称印度是暗杀加拿大公民的幕后黑手。这一举动可以被解读为一种隐性的试图孤立中国的行为,是为地缘政治利益而妥协原则。 再来看特鲁多2022年提出的“印太战略”。该战略被宣传为加拿大对亚洲的愿景,但内容并非聚焦于加自身利益,而主要是通过鼓吹在安全和经济上与中国脱钩,复刻了华盛顿的超级大国竞争计划。 根据加拿大统计局的数据,中国仍是加拿大第二大贸易伙伴。2018年外交冻结之前,加拿大对华出口在农业、航空航天、科技和旅游业方面的年增长率超过12%。2025年第一季度,加拿大出口飙升31%,这是由于矿产和农产品需求旺盛的推动,而这些产品因美国关税而出口受限。这及时提醒加拿大,渥太华的经济命运不仅取决于华盛顿的设计,也取决于北京的决定。 一个切实可行且经过深思熟虑的独立外交政策应当能够同时保护民主制度,而不必采用过时的孤立主义手段,尤其是在涉及一个正在崛起的经济大国的情况下更是如此。加拿大或许需要一种有选择性的参与策略,需要一种基于经济现实主义和战略审慎性的政策。这意味着渥太华必须扩充外交手段。像加拿大外交部长国会秘书奥利芬特这样有经验的人士应当获得授权,以建立与北京就具体问题开展沟通的机制。 此外,进行结构性改革也至关重要。设立专门的内阁下属委员会来负责国际战略事务,有助于确保加拿大与像中国这样的关键国家的关系是由长期利益而非短期冲动来主导的。卡尼还可以更多地参与那些由规范而非集团所主导的多边论坛。在气候、公共卫生和粮食安全等领域,与中国的建设性合作并非可有可无,而是必须进行。选择性合作与盲目全盘合作不同,它是一种经过深思熟虑的互动,即加拿大的影响力要与利益相一致。 最后,卡尼政府不能让国防开支成为战略的替代品。需要指出的是,加拿大的美国盟友挑战我们在波弗特海的主权,并考虑吞并我们。 中国并非卡通片里的反派角色。如果卡尼想要实现国家的自主决定权,就必须停止将加拿大的外交政策拱手让给华盛顿。这需要领导层能从加拿大人的角度思考问题、采取行动,为加拿大发声,而非为他人的恐惧或幻想发声。(作者巴格万特·桑德胡,辛斌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