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PHKgo5Gjxc作者:Frank Tang,乔恒译oversea.huanqiu.comarticle美智库专家撰文:“中国经济峰值论”站不住脚/e3pmt7bdh/e3pn5250c香港《南华早报》11月24日文章,原题:为什么美国经济学家尼古拉斯·拉迪认为“中国经济峰值论”见顶了 副题:尼古拉斯·拉迪是彼得森国际经济研究所高级研究员,同时也是美国智库外交关系委员会会员 问:关于中国经济前景,有人认为中国将掉入“中等收入陷阱”,也有人坚称中国经济快速增长,将超过美国成为世界第一大经济体。您怎么看? 答:两三年前,有人提出“中国见顶论”,认为中国追不上美国了。这种观点是错误的。进行此类比较时,必须先以名义国内生产总值为基准,再进行美元换算。中国经历了几年低通胀,而美国处于高通胀。因此尽管名义上美国GDP增速快,而中国增速放缓,看似两国经济差距拉大,但若考虑两国物价走势分化,所谓相对美国而言中国已见顶的说法是站不住脚的。 我认为中国仍将保持高于美国的增速。美国潜在增长率约在1.5%至2%之间,中国潜在增长率则可能达到5%左右。未来3到5年,中国经济增速仍将至少是美国的两倍。因此,中国的总产出接近美国的趋势仍在持续。 我也不认为中国会掉入“中等收入陷阱”。按世界银行分类标准,中国已是中高收入国家。若未来数年保持增长势头,中国将被归类为高收入国家,成为少数实现从贫困到高收入跨越的国家之一。完成这种转变的国家屈指可数,我认为中国极有可能跻身这个精英行列。 问:中国引入工业机器人和人形机器人能否缓解老龄化问题? 答:自动化(部分通过机器人实现)无疑是提升生产率的途径之一。众所周知,中国当前机器人使用量已居全球首位。但如果看机器人数量与劳动人口的比例,中国该指标仍处于较低水平。经济领域存在扩大机器人应用的潜力。我认为机器人技术更适用于制造业而非服务业。中国拥有其他国家无法比拟的巨大优势。在经济学中,我们称之为规模经济。 有人认为中国之所以能成功出口大量制成品,是因为政府补贴。我认为这种说法夸大其词。中国取得如此成就的主要原因在于其庞大的国内市场,这使得大规模生产成为可能,从而降低了成本。在这方面,电动汽车领域尤为典型。电池技术升级,中国不仅占据全球电动汽车市场主要份额,出口份额也日益增长。 问:中国曾高度依赖出口。若贸易摩擦紧张升级,将如何影响经济增长? 答:人们往往夸大中国对出口的依赖程度。过去,中国经济增长很快时,出口虽在增长,但进口同样快速扩张。这种局面在2024年发生很大变化——净出口贡献率骤增并在2025年延续,使中国创下历史最高贸易顺差纪录。如若中国要回归早期发展模式,保持较快增长速度,实现目标的途径之一是扩大消费需求,增加国内需求来源,而非依赖出口。 问:您研究中国数十年。您认为中国经济将走向何方? 答:若中国坚持改革道路,我对其经济前景持乐观态度。(作者Frank Tang,乔恒译)1764015804754环球网版权作品,未经书面授权,严禁转载或镜像,违者将被追究法律责任。责编:李雨童环球时报176402361635311[]{"email":"liyutong@huanqiu.com","name":"李雨童"}
香港《南华早报》11月24日文章,原题:为什么美国经济学家尼古拉斯·拉迪认为“中国经济峰值论”见顶了 副题:尼古拉斯·拉迪是彼得森国际经济研究所高级研究员,同时也是美国智库外交关系委员会会员 问:关于中国经济前景,有人认为中国将掉入“中等收入陷阱”,也有人坚称中国经济快速增长,将超过美国成为世界第一大经济体。您怎么看? 答:两三年前,有人提出“中国见顶论”,认为中国追不上美国了。这种观点是错误的。进行此类比较时,必须先以名义国内生产总值为基准,再进行美元换算。中国经历了几年低通胀,而美国处于高通胀。因此尽管名义上美国GDP增速快,而中国增速放缓,看似两国经济差距拉大,但若考虑两国物价走势分化,所谓相对美国而言中国已见顶的说法是站不住脚的。 我认为中国仍将保持高于美国的增速。美国潜在增长率约在1.5%至2%之间,中国潜在增长率则可能达到5%左右。未来3到5年,中国经济增速仍将至少是美国的两倍。因此,中国的总产出接近美国的趋势仍在持续。 我也不认为中国会掉入“中等收入陷阱”。按世界银行分类标准,中国已是中高收入国家。若未来数年保持增长势头,中国将被归类为高收入国家,成为少数实现从贫困到高收入跨越的国家之一。完成这种转变的国家屈指可数,我认为中国极有可能跻身这个精英行列。 问:中国引入工业机器人和人形机器人能否缓解老龄化问题? 答:自动化(部分通过机器人实现)无疑是提升生产率的途径之一。众所周知,中国当前机器人使用量已居全球首位。但如果看机器人数量与劳动人口的比例,中国该指标仍处于较低水平。经济领域存在扩大机器人应用的潜力。我认为机器人技术更适用于制造业而非服务业。中国拥有其他国家无法比拟的巨大优势。在经济学中,我们称之为规模经济。 有人认为中国之所以能成功出口大量制成品,是因为政府补贴。我认为这种说法夸大其词。中国取得如此成就的主要原因在于其庞大的国内市场,这使得大规模生产成为可能,从而降低了成本。在这方面,电动汽车领域尤为典型。电池技术升级,中国不仅占据全球电动汽车市场主要份额,出口份额也日益增长。 问:中国曾高度依赖出口。若贸易摩擦紧张升级,将如何影响经济增长? 答:人们往往夸大中国对出口的依赖程度。过去,中国经济增长很快时,出口虽在增长,但进口同样快速扩张。这种局面在2024年发生很大变化——净出口贡献率骤增并在2025年延续,使中国创下历史最高贸易顺差纪录。如若中国要回归早期发展模式,保持较快增长速度,实现目标的途径之一是扩大消费需求,增加国内需求来源,而非依赖出口。 问:您研究中国数十年。您认为中国经济将走向何方? 答:若中国坚持改革道路,我对其经济前景持乐观态度。(作者Frank Tang,乔恒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