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CaKrnJL1iO作者:狄雨霏,传文译oversea.huanqiu.comarticle美媒:中国“同直婚姻”夹杂欺骗、暴力和性疾病/e3pmt7bdh/e3pn5250c美国《纽约时报》网站5月13日文章,原题:透视中国“同直婚姻”现象张贝川(音)是青岛大学附属医院的研究人员,他正在收集一些关于数百万中国“同直婚姻”(即同性恋与异性恋的婚姻——编者注)的故事。这些故事当中多数涉及欺骗,并夹杂着暴力和性传播疾病。“两年来我一直沟通的一名女性这个月告诉我,她上高中的女儿知道了父母的婚姻实情,和她爸就此发生争执。”张女士说,“女儿告诉她爸,‘这些年来你一直伤害我妈妈。我一点都不歧视同性恋,但像您这样的人结婚和伤害别人,真的可鄙’。”据估计,中国现在涉及同直婚姻的人数有4000万。很多针对这个人群的研究把焦点对准在不知情的情况下嫁给“男同”的“女直”身上。不过,中国学者已开始聚焦性别硬币的另一面:娶了“女同”的“男直”。 嫁给“男同”的“女直”在中国叫做“同妻”;娶了“女同”的“男直”叫“同夫”。过去3年,哈尔滨工业大学社会学者唐魁玉领导的研究团队已经发表10篇关于同直婚姻的论文。他们在文中写道,“同夫”群体活得比“同妻”群体好一些。“男直”从“女同”身上感染性传播疾病的可能性小,“同夫”婚姻的性行为要比“同妻”婚姻多。“同夫”群体在离婚方面更容易,也更为迅速,因为他们一般在财力上比“女同”更有保障。一旦发现妻子是“女同”,他们比较容易再婚和生儿育女,但嫁给“男同”的大龄女性重组家庭会更加困难。研究者写道,由于这些原因,“同夫”更倾向于提出离婚,使此类婚姻的数量缩减。(作者狄雨霏,传文译)1431628500000环球网版权作品,未经书面授权,严禁转载或镜像,违者将被追究法律责任。责编:gepeng环球时报143162850000011["9CaKrnJJCQ9"]{"email":"script_silent@huanqiu.com","name":"沉默者"}
美国《纽约时报》网站5月13日文章,原题:透视中国“同直婚姻”现象张贝川(音)是青岛大学附属医院的研究人员,他正在收集一些关于数百万中国“同直婚姻”(即同性恋与异性恋的婚姻——编者注)的故事。这些故事当中多数涉及欺骗,并夹杂着暴力和性传播疾病。“两年来我一直沟通的一名女性这个月告诉我,她上高中的女儿知道了父母的婚姻实情,和她爸就此发生争执。”张女士说,“女儿告诉她爸,‘这些年来你一直伤害我妈妈。我一点都不歧视同性恋,但像您这样的人结婚和伤害别人,真的可鄙’。”据估计,中国现在涉及同直婚姻的人数有4000万。很多针对这个人群的研究把焦点对准在不知情的情况下嫁给“男同”的“女直”身上。不过,中国学者已开始聚焦性别硬币的另一面:娶了“女同”的“男直”。 嫁给“男同”的“女直”在中国叫做“同妻”;娶了“女同”的“男直”叫“同夫”。过去3年,哈尔滨工业大学社会学者唐魁玉领导的研究团队已经发表10篇关于同直婚姻的论文。他们在文中写道,“同夫”群体活得比“同妻”群体好一些。“男直”从“女同”身上感染性传播疾病的可能性小,“同夫”婚姻的性行为要比“同妻”婚姻多。“同夫”群体在离婚方面更容易,也更为迅速,因为他们一般在财力上比“女同”更有保障。一旦发现妻子是“女同”,他们比较容易再婚和生儿育女,但嫁给“男同”的大龄女性重组家庭会更加困难。研究者写道,由于这些原因,“同夫”更倾向于提出离婚,使此类婚姻的数量缩减。(作者狄雨霏,传文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