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CaKrnJS5Hh oversea.huanqiu.comarticle国际观察:中非关系的“铁” 超出西方人的想象!/e3pmt7bdh/e3pn5250c新华网北京12月4日电 中国与非洲相距遥远,但中非关系源远流长。汉朝的丝绸、瓷器通过西域远销地中海海岸,郑和七下西洋四抵东非沿海诸国,古代的海陆丝绸之路早已将中非两地文明联系在一起。近代民族独立解放运动以来,共同的历史遭遇、共同的奋斗历程让中非双方结下了兄弟般的情谊。追溯中非往昔峥嵘岁月,你会发现,中非的“铁”,超乎你的想象。新华国际客户端与您一起寻觅那历久弥新中非之“铁”。【第一个建交的非洲国家】1956年5月,中国与埃及建交,正是开启了新中国与非洲国家的外交关系。此后,相继获得独立的非洲国家陆续与中国建交。中非人民友好协会代表团在1961年2月24日到6月19日的四个月中,访问了几内亚、马里、加纳、尼日尔等八个西非国家。图为非洲朋友向代表团赠送礼品。(新华社记者孟宪全摄)半个多世纪以来,中非友好合作关系经受了岁月的考验,得到不断巩固和发展。目前,非洲54个国家中已有50个国家与中国建立外交关系。【第一个访华的非洲元首】几内亚是撒哈拉以南非洲第一个与中国建立外交关系的国家,杜尔也是第一位访华的非洲国家元首。【第一条援建的坦赞铁路】20世纪60年代,位于非洲中南部的赞比亚,是一个内陆国家,需要一条通往坦桑尼亚出海口的交通命脉来进行矿产贸易,坦赞两国政府曾一起向世界银行和西方国家申请援建坦赞铁路,但却遭拒绝。1965年,坦桑尼亚总统尼雷尔首次访华,他向中国政府提出协助修铁路的请求,并得到毛主席主席的积极支持。毛主席说,我们宁可自己不修铁路,也要给你们修,帮你们修。毛泽东的话让尼雷尔非常感动,因为他知道当时的中国刚刚遭遇三年自然灾害,并不富裕。1980年2月7日,坦赞铁路在赞比亚境内的龙森富河大桥修复通车。这座大桥在1979年11月被炸毁。图为满载赞比亚货物的火车通过修复后的龙森富河大桥。(新华社记者戈春江摄)1967年9月5日,中国、坦桑尼亚和赞比亚三国政府在北京签定了关于修建坦赞铁路的协定。1970年10月, 坦赞铁路动工,1975年6月7日提前完成全线的铺轨任务,1976年7月完成交接。坦赞铁路与后来中国援建的非盟会议中心成为中非友好的历史丰碑。【首访非洲的开山之旅】1963年底至1964年初,周恩来总理对非洲10国的访问堪称新中国外交史上建立中非新型关系的“开山之旅”。在这次访问中,周恩来提出了中国同非洲国家发展关系的五项原则和中国对外经济技术援助的八项原则,为中非长期友好合作奠定了坚实的基础。1964年3月15日,国务院总理周恩来结束了对非洲10个国家、阿尔巴尼亚和亚洲3个国家的访问之后,乘专机回京。党和国家领导人毛泽东、刘少奇、邓小平等以及首都各界群众五千多人前往机场热烈欢迎。(新华社记者刘庆瑞摄)在1964年到1970年6年间,中国援助的国家数量增加到32个。新中国的对外援助与合作打开了外交新局面,1970年,中国先后同20个非洲国家建立了外交关系,约占当时非洲独立国家的一半,随着这些新独立的非洲国家纷纷加入联合国,要求新中国重返联合国的呼声越来越高。【把中国“抬”进联合国】在国际舞台上,中国和非洲始终相互同情,相互支持。中国对新独立的非洲国家总是率先承认,并及时给予道义和物质上的支持。20世纪70年代,毛泽东主席多次对来访的非洲国家领导人说,中国和非洲同属第三世界,中国永远反对霸权主义。广大非洲国家对恢复中国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的斗争给予了有力的支持。“非洲兄弟把中国抬进联合国”成为一段佳话。1971年10月25日,第26届联大以压倒多数通过了关于恢复中华人民共和国在联合国的一切合法权利。出席大会的中国代表团团长、外交部副部长乔冠华(左)和中国常驻联合国代表黄华无比欣喜。1971年7月15日,阿尔巴尼亚、阿尔及利亚等15个代表国家代表向时任联合国秘书长吴丹提议,要求将恢复中华人民共和国合法席位的提案列入第26届联大议程,之后提案国家增加到23个,这23国的提案被联大采纳,又被称为“两阿提案”。1971年10月25日,“两阿提案”以绝对优势获得通过,联合国大会第2758号决议诞生,从此台湾当局代表被驱逐,中华人民共和国在联合国的席位得以恢复。【历经国际风云突变考验】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中非关系经受住了国际风云突变的考验,继续保持强大的生命力。1996年5月,中国提出了构筑中非关系面向21世纪长期稳定、全面合作的五点建议,即“真诚友好、平等相待、团结合作、共同发展、面向未来”,中非友好关系掀开了新的篇章。1996年5月22日,津巴布韦首都哈拉雷群众载歌载舞,欢送中国国家主席江泽民。1996年5月8日至22日,时任中国国家主席江泽民对非洲六国进行了友好访问。(新华社记者王新庆摄)【新型战略伙伴关系】进入21世纪,提升中非合作成为双方共识。在2000年10月于北京举行的中非合作论坛首届部长级会议上,中非宣布建立“长期稳定、平等互利的新型伙伴关系”。为推动中非关系再上新台阶,2006年1月12日,中国政府发表了《中国对非洲政策文件》,倡导建立和发展政治上平等互信、经济上合作共赢、文化上交流互鉴的中非新型战略伙伴关系,首次明确提出“全方位”合作概念,得到了非洲国家的积极响应。在同年11月举行的中非合作论坛北京峰会上,中非领导人一致同意并确立了中非新型战略伙伴关系。与此同时,中国还宣布了中国加强对非务实合作、支持非洲国家发展的八项举措。为进一步深化中非新型战略伙伴关系,在2012年7月北京举行的中非合作论坛第五届部长级会议上,中方宣布了在投融资、援助、非洲一体化、民间交往、非洲和平与安全等五大重点领域对非合作新举措,为中非关系更好更快发展注入新的强劲动力。【开国家元首首访访非之先河】中非友好是中国外交的传统。中国外长每年年初首访都去非洲。2013年3月,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访问坦桑尼亚、南非和刚果(布)三国,开创了中国国家元首首访访非的先例,体现出中国新一代领导集体对中非关系发展的重视。在此次访问中,习近平主席提出了“真、实、亲、诚”对非政策理念和正确义利观,郑重宣布中国永远做非洲国家的可靠朋友和真诚伙伴。图为2013年3月24日,国家主席习近平乘专机抵达达累斯萨拉姆尼雷尔国际机场,开始对坦桑尼亚进行国事访问。坦桑尼亚总统基奎特和夫人到机场迎接习近平和夫人彭丽媛。(新华社记者 兰红光摄)2014年5月,国务院总理李克强访问非洲,提出中非开展“六大工程”和“三大网络”合作倡议,为中非合作规划了蓝图。2015年,有17位非洲国家领导人访华或来华出席活动,为近年来最多。中非高层密集往来,增进了双方政治互信,加强了在地区和国际重大问题上的沟通与协作。2015年9月14日,习近平举行仪式欢迎毛里塔尼亚总统阿齐兹访华。这是习近平主席和夫人彭丽媛在人民大会堂同阿齐兹总统夫妇合影。(新华社记者姚大伟摄)在本次在南非召开的论坛峰会上,中非领导人将再次聚首,共商新形势下的中非合作大计。习近平主席将在峰会开幕式上发表面向全非的主旨演讲,系统阐述中国发展对非关系的新理念、新政策、新主张,宣布未来一段时期中非合作一系列重要举措。中方的一系列积极举措必将推动中非合作进一步提速并全面升级。(编辑王龙琴,新华国际客户端报道)1449536880000责编:李圣依新华网144953688000011["9CaKrnJS4pX","9CaKrnJS4oQ","9CaKrnJS22X","9CaKrnJS22I","9CaKrnJS22H"]//himg2.huanqiucdn.cn/attachment2010/2015/1208/20151208092132161.jpg{"email":"script_silent@huanqiu.com","name":"沉默者"}
新华网北京12月4日电 中国与非洲相距遥远,但中非关系源远流长。汉朝的丝绸、瓷器通过西域远销地中海海岸,郑和七下西洋四抵东非沿海诸国,古代的海陆丝绸之路早已将中非两地文明联系在一起。近代民族独立解放运动以来,共同的历史遭遇、共同的奋斗历程让中非双方结下了兄弟般的情谊。追溯中非往昔峥嵘岁月,你会发现,中非的“铁”,超乎你的想象。新华国际客户端与您一起寻觅那历久弥新中非之“铁”。【第一个建交的非洲国家】1956年5月,中国与埃及建交,正是开启了新中国与非洲国家的外交关系。此后,相继获得独立的非洲国家陆续与中国建交。中非人民友好协会代表团在1961年2月24日到6月19日的四个月中,访问了几内亚、马里、加纳、尼日尔等八个西非国家。图为非洲朋友向代表团赠送礼品。(新华社记者孟宪全摄)半个多世纪以来,中非友好合作关系经受了岁月的考验,得到不断巩固和发展。目前,非洲54个国家中已有50个国家与中国建立外交关系。【第一个访华的非洲元首】几内亚是撒哈拉以南非洲第一个与中国建立外交关系的国家,杜尔也是第一位访华的非洲国家元首。【第一条援建的坦赞铁路】20世纪60年代,位于非洲中南部的赞比亚,是一个内陆国家,需要一条通往坦桑尼亚出海口的交通命脉来进行矿产贸易,坦赞两国政府曾一起向世界银行和西方国家申请援建坦赞铁路,但却遭拒绝。1965年,坦桑尼亚总统尼雷尔首次访华,他向中国政府提出协助修铁路的请求,并得到毛主席主席的积极支持。毛主席说,我们宁可自己不修铁路,也要给你们修,帮你们修。毛泽东的话让尼雷尔非常感动,因为他知道当时的中国刚刚遭遇三年自然灾害,并不富裕。1980年2月7日,坦赞铁路在赞比亚境内的龙森富河大桥修复通车。这座大桥在1979年11月被炸毁。图为满载赞比亚货物的火车通过修复后的龙森富河大桥。(新华社记者戈春江摄)1967年9月5日,中国、坦桑尼亚和赞比亚三国政府在北京签定了关于修建坦赞铁路的协定。1970年10月, 坦赞铁路动工,1975年6月7日提前完成全线的铺轨任务,1976年7月完成交接。坦赞铁路与后来中国援建的非盟会议中心成为中非友好的历史丰碑。【首访非洲的开山之旅】1963年底至1964年初,周恩来总理对非洲10国的访问堪称新中国外交史上建立中非新型关系的“开山之旅”。在这次访问中,周恩来提出了中国同非洲国家发展关系的五项原则和中国对外经济技术援助的八项原则,为中非长期友好合作奠定了坚实的基础。1964年3月15日,国务院总理周恩来结束了对非洲10个国家、阿尔巴尼亚和亚洲3个国家的访问之后,乘专机回京。党和国家领导人毛泽东、刘少奇、邓小平等以及首都各界群众五千多人前往机场热烈欢迎。(新华社记者刘庆瑞摄)在1964年到1970年6年间,中国援助的国家数量增加到32个。新中国的对外援助与合作打开了外交新局面,1970年,中国先后同20个非洲国家建立了外交关系,约占当时非洲独立国家的一半,随着这些新独立的非洲国家纷纷加入联合国,要求新中国重返联合国的呼声越来越高。【把中国“抬”进联合国】在国际舞台上,中国和非洲始终相互同情,相互支持。中国对新独立的非洲国家总是率先承认,并及时给予道义和物质上的支持。20世纪70年代,毛泽东主席多次对来访的非洲国家领导人说,中国和非洲同属第三世界,中国永远反对霸权主义。广大非洲国家对恢复中国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的斗争给予了有力的支持。“非洲兄弟把中国抬进联合国”成为一段佳话。1971年10月25日,第26届联大以压倒多数通过了关于恢复中华人民共和国在联合国的一切合法权利。出席大会的中国代表团团长、外交部副部长乔冠华(左)和中国常驻联合国代表黄华无比欣喜。1971年7月15日,阿尔巴尼亚、阿尔及利亚等15个代表国家代表向时任联合国秘书长吴丹提议,要求将恢复中华人民共和国合法席位的提案列入第26届联大议程,之后提案国家增加到23个,这23国的提案被联大采纳,又被称为“两阿提案”。1971年10月25日,“两阿提案”以绝对优势获得通过,联合国大会第2758号决议诞生,从此台湾当局代表被驱逐,中华人民共和国在联合国的席位得以恢复。【历经国际风云突变考验】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中非关系经受住了国际风云突变的考验,继续保持强大的生命力。1996年5月,中国提出了构筑中非关系面向21世纪长期稳定、全面合作的五点建议,即“真诚友好、平等相待、团结合作、共同发展、面向未来”,中非友好关系掀开了新的篇章。1996年5月22日,津巴布韦首都哈拉雷群众载歌载舞,欢送中国国家主席江泽民。1996年5月8日至22日,时任中国国家主席江泽民对非洲六国进行了友好访问。(新华社记者王新庆摄)【新型战略伙伴关系】进入21世纪,提升中非合作成为双方共识。在2000年10月于北京举行的中非合作论坛首届部长级会议上,中非宣布建立“长期稳定、平等互利的新型伙伴关系”。为推动中非关系再上新台阶,2006年1月12日,中国政府发表了《中国对非洲政策文件》,倡导建立和发展政治上平等互信、经济上合作共赢、文化上交流互鉴的中非新型战略伙伴关系,首次明确提出“全方位”合作概念,得到了非洲国家的积极响应。在同年11月举行的中非合作论坛北京峰会上,中非领导人一致同意并确立了中非新型战略伙伴关系。与此同时,中国还宣布了中国加强对非务实合作、支持非洲国家发展的八项举措。为进一步深化中非新型战略伙伴关系,在2012年7月北京举行的中非合作论坛第五届部长级会议上,中方宣布了在投融资、援助、非洲一体化、民间交往、非洲和平与安全等五大重点领域对非合作新举措,为中非关系更好更快发展注入新的强劲动力。【开国家元首首访访非之先河】中非友好是中国外交的传统。中国外长每年年初首访都去非洲。2013年3月,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访问坦桑尼亚、南非和刚果(布)三国,开创了中国国家元首首访访非的先例,体现出中国新一代领导集体对中非关系发展的重视。在此次访问中,习近平主席提出了“真、实、亲、诚”对非政策理念和正确义利观,郑重宣布中国永远做非洲国家的可靠朋友和真诚伙伴。图为2013年3月24日,国家主席习近平乘专机抵达达累斯萨拉姆尼雷尔国际机场,开始对坦桑尼亚进行国事访问。坦桑尼亚总统基奎特和夫人到机场迎接习近平和夫人彭丽媛。(新华社记者 兰红光摄)2014年5月,国务院总理李克强访问非洲,提出中非开展“六大工程”和“三大网络”合作倡议,为中非合作规划了蓝图。2015年,有17位非洲国家领导人访华或来华出席活动,为近年来最多。中非高层密集往来,增进了双方政治互信,加强了在地区和国际重大问题上的沟通与协作。2015年9月14日,习近平举行仪式欢迎毛里塔尼亚总统阿齐兹访华。这是习近平主席和夫人彭丽媛在人民大会堂同阿齐兹总统夫妇合影。(新华社记者姚大伟摄)在本次在南非召开的论坛峰会上,中非领导人将再次聚首,共商新形势下的中非合作大计。习近平主席将在峰会开幕式上发表面向全非的主旨演讲,系统阐述中国发展对非关系的新理念、新政策、新主张,宣布未来一段时期中非合作一系列重要举措。中方的一系列积极举措必将推动中非合作进一步提速并全面升级。(编辑王龙琴,新华国际客户端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