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CaKrnKockN作者:青木oversea.huanqiu.comarticle德媒:中国不是北约的敌人/e3pmt7bdh/e3pn5250c德国《日报》12月6日文章,原题:中国不是北约的敌人 北京确实有军事实力,但还没有对北约构成威胁。 北约有史以来首次瞄准远东地区的潜在威胁。据北约秘书长斯托尔滕贝格所说,中国现在拥有世界第二大国防预算。中国还拥有现代导弹,射程可以假设到达美国和欧洲。这一切都没有错。只是:北京对用军事威胁欧洲甚至美国没有兴趣。 北约也看到中国的经济威胁:未来几年内,中国大约20种未来技术将成为世界市场领导者;通过“一带一路”倡议,北京正忙于在世界范围内建立新的贸易路线。但许多国际企业,尤其是德国公司,看到的是机遇多于危险,他们希望能从中国的大型项目中赚到很多钱。 毫无疑问:北京也依靠军事力量。但到目前为止,这并不构成主要威胁,中国的人均军费开支仅排第52位,远远不及印度、英国甚至布隆迪。即使就绝对数字而言,军事超级大国美国的花费也远远超过中国。 除了南中国海的领土冲突及对台湾的“一个中国”主张外,迄今为止,北京在世界舞台上表现出的军事野心较小。北约不应在中国煽动反西方情绪。 德国《商报》12月5日文章,原题:北约找到适当的威慑力量并接近中国 在北约峰会的联合声明中,欧洲国家成功地说服美国,使用了软性措辞“机遇与挑战”(美国要求使用“威胁”一词——编者注)。这是中国在“国际政治中的地位”和“越来越大的影响力”导致的结果,这也意味着,北约不会寻求军事同盟与北京公开对抗,而用 “机遇”则表明愿意与中国对话。 近年来,北京凭借中国经济的繁荣及科技上的进步,将“中国模式”打造成比开放民主社会更优越的模式。欧洲尤其是德国政府必须前所未有地认真对待这一体制竞赛。如果欧洲能够成功地将中国的影响力限制在经济领域,那么军事威慑的需求就不会太迫切。 德国《柏林晨邮报》12月6日文章,原题:北约对中国不知所措 全球力量平衡的变化动摇了联盟。美国看到了新的强大竞争对手——中国,从长远来看,俄罗斯只扮演次要角色。远东大国的整体实力已成为西方的强大挑战。 北约正在研究中国崛起带来哪些安全政策影响,这是正确的。但是,中国不是北约的新对手,欧洲国家对这样的对抗也毫无兴趣,更希望加强与中国的经济合作。跨大西洋关系的新裂痕才是他们关注的焦点。 北京方面拒绝了北约的最终声明,即中国正在以军事实力挑战同盟。中国外交部发言人周四说,中国力量的增长是“和平力量的增长”。 (青木译) 1575655860000环球网版权作品,未经书面授权,严禁转载或镜像,违者将被追究法律责任。责编:赵建东环球时报157565586000011[]{"email":"script_silent@huanqiu.com","name":"沉默者"}
德国《日报》12月6日文章,原题:中国不是北约的敌人 北京确实有军事实力,但还没有对北约构成威胁。 北约有史以来首次瞄准远东地区的潜在威胁。据北约秘书长斯托尔滕贝格所说,中国现在拥有世界第二大国防预算。中国还拥有现代导弹,射程可以假设到达美国和欧洲。这一切都没有错。只是:北京对用军事威胁欧洲甚至美国没有兴趣。 北约也看到中国的经济威胁:未来几年内,中国大约20种未来技术将成为世界市场领导者;通过“一带一路”倡议,北京正忙于在世界范围内建立新的贸易路线。但许多国际企业,尤其是德国公司,看到的是机遇多于危险,他们希望能从中国的大型项目中赚到很多钱。 毫无疑问:北京也依靠军事力量。但到目前为止,这并不构成主要威胁,中国的人均军费开支仅排第52位,远远不及印度、英国甚至布隆迪。即使就绝对数字而言,军事超级大国美国的花费也远远超过中国。 除了南中国海的领土冲突及对台湾的“一个中国”主张外,迄今为止,北京在世界舞台上表现出的军事野心较小。北约不应在中国煽动反西方情绪。 德国《商报》12月5日文章,原题:北约找到适当的威慑力量并接近中国 在北约峰会的联合声明中,欧洲国家成功地说服美国,使用了软性措辞“机遇与挑战”(美国要求使用“威胁”一词——编者注)。这是中国在“国际政治中的地位”和“越来越大的影响力”导致的结果,这也意味着,北约不会寻求军事同盟与北京公开对抗,而用 “机遇”则表明愿意与中国对话。 近年来,北京凭借中国经济的繁荣及科技上的进步,将“中国模式”打造成比开放民主社会更优越的模式。欧洲尤其是德国政府必须前所未有地认真对待这一体制竞赛。如果欧洲能够成功地将中国的影响力限制在经济领域,那么军事威慑的需求就不会太迫切。 德国《柏林晨邮报》12月6日文章,原题:北约对中国不知所措 全球力量平衡的变化动摇了联盟。美国看到了新的强大竞争对手——中国,从长远来看,俄罗斯只扮演次要角色。远东大国的整体实力已成为西方的强大挑战。 北约正在研究中国崛起带来哪些安全政策影响,这是正确的。但是,中国不是北约的新对手,欧洲国家对这样的对抗也毫无兴趣,更希望加强与中国的经济合作。跨大西洋关系的新裂痕才是他们关注的焦点。 北京方面拒绝了北约的最终声明,即中国正在以军事实力挑战同盟。中国外交部发言人周四说,中国力量的增长是“和平力量的增长”。 (青木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