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CaKrnJCd1W作者:李圣依oversea.huanqiu.comarticle港媒:习近平中亚行传递中国和平发展正能量/e3pmt7bdh/e3pmtc9ek9月9日,国家主席习近平在塔什干同乌兹别克斯坦总统卡里莫夫举行会谈。会谈前,习近平出席卡里莫夫举行的欢迎仪式。新华社图香港中评社9月9日文章,原题:习近平中亚之行传递和平发展正能量9月3日至13日,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对土库曼斯坦、哈萨克斯坦、乌兹别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进行国事访问。这是他上任以来第三次外访,也是第一次访问中亚。习近平主席对中亚的首次访问,将进一步深化中国与中亚国家之间的传统友谊,加强与各国间的互利合作,向中亚及世界传递出中国愿与各国共同寻求和平发展的正能量,在中亚大地掀起一股新的友好交往、互利共赢的热潮。两千一百多年前,中国汉代的张骞肩负和平友好使命,两次出使中亚,开启了中国同中亚各国友好交往的大门,开辟出一条横贯东西、连接欧亚的丝绸之路。这条丝绸之路开辟了中西经济交往的通路,2100多年后的今天,古老的丝绸之路日益焕发出新的生机活力,以新的形式把中国同欧亚国家的互利合作不断推向新的水平。中国与中亚各国在共同打击“三股势力”等各项合作方面不断取得新成效,双方在地区及国际事务上的沟通协调不断深入,互利合作不断紧密,在经贸、能源等各领域间的合作日益深入,有力地拓展了双方互利合作的范围,深化了交流合作的层次,中国与中亚各国间的战略伙伴关系正在迈向新的高度。 9月7日,习近平主席在哈萨克斯坦纳扎尔巴耶夫大学发表题为《弘扬人民友谊共创美好未来》的重要演讲。他在演讲中全面阐述中国对中亚国家睦邻友好合作政策,倡议用创新的合作模式,共同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将其作为一项造福沿途各国人民的大事业。习近平提出,为了使欧亚各国经济联系更加紧密、相互合作更加深入、发展空间更加广阔,我们可以用创新的合作模式,共同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以点带面,从线到片,逐步形成区域大合作。“丝绸之路经济带”的倡议,从发展战略的高度,将中国与中亚各国经济紧密连结在一起,将古老的丝绸之路置于现代经济与文化发展的历史进程中,从资源整合、经贸互通、人员往来、文化交融等各方面全面打造新的中亚经济体,让古老的丝绸之路焕发新的生机与活力。在加强经济发展的同时,进一步加强不同地域、不同国家、不同民族之间的文化交流,实现历史与文化的新发展、新融合。习近平指出,发展同中亚各国的友好合作关系是中国外交优先方向,这一外交战略将进一步加快中国与欧亚国家合作的步伐。习近平还特别指出中国与中亚各国要坚持世代友好,做和谐和睦的好邻居。他强调,中国坚持走和平发展道路,坚定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我们尊重各国人民自主选择的发展道路和奉行的内外政策,决不干涉中亚国家内政。中国不谋求地区事务主导权,不经营势力范围。中国愿同俄罗斯和中亚各国加强沟通和协调,共同为建设和谐地区作出不懈努力。这些外交政策宣示,有助于进一步加强中国与欧亚各国之间的政治互信,有助于巩固双方战略伙伴关系,对于维护地区和平稳定具有重要意义。此次习近平主席访问中亚四国,对于维护和促进中国自身的和平发展也具有重要意义。从地缘战略的角度来讲,中亚地区是欧亚大陆的中心区域,历来是世界强国争夺政治、经济、军事利益的重心。自2009年美国提出“重返亚太”战略以来,美国对亚太事务的介入不断加深。对中国来讲,美国的亚太战略对中国的和平发展构成了威胁,而中亚地区是美国亚洲战略中的相对薄弱环节。巩固和发展与中亚国家的战略伙伴关系,对于平衡美国的亚太战略,维护中国的和平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因此,中亚外交也成为中国发展“西进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另外,中国加强与中亚各国之间的互利合作,对于保障中国的能源供应、确保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维护西部边疆政治稳定、打击“三股势力”的威胁都具有极为重要的现实意义。总之,此次习近平主席出访中亚,向世界传递出中国将始终坚持走和平发展道路,坚定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维护和促进地区和平发展的强烈讯号。中国将继续与邻为善、以邻为伴,努力使自身发展更好地惠及周边各国。中国将同中亚各国携手努力,共同推动建设持久和平、共同繁荣的和谐中亚,共同为促进本地区和平稳定及繁荣发展作出新的贡献。1378773120000环球网版权作品,未经书面授权,严禁转载或镜像,违者将被追究法律责任。责编:李圣依环球网137877312000011["9CaKrnJCcz0","9CaKrnJCbAD","9CaKrnJC9sZ","9CaKrnJBRN2","9CaKrnJBRl3"]{"email":"lishengyi@huanqiu.com","name":"李圣依"}
9月9日,国家主席习近平在塔什干同乌兹别克斯坦总统卡里莫夫举行会谈。会谈前,习近平出席卡里莫夫举行的欢迎仪式。新华社图香港中评社9月9日文章,原题:习近平中亚之行传递和平发展正能量9月3日至13日,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对土库曼斯坦、哈萨克斯坦、乌兹别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进行国事访问。这是他上任以来第三次外访,也是第一次访问中亚。习近平主席对中亚的首次访问,将进一步深化中国与中亚国家之间的传统友谊,加强与各国间的互利合作,向中亚及世界传递出中国愿与各国共同寻求和平发展的正能量,在中亚大地掀起一股新的友好交往、互利共赢的热潮。两千一百多年前,中国汉代的张骞肩负和平友好使命,两次出使中亚,开启了中国同中亚各国友好交往的大门,开辟出一条横贯东西、连接欧亚的丝绸之路。这条丝绸之路开辟了中西经济交往的通路,2100多年后的今天,古老的丝绸之路日益焕发出新的生机活力,以新的形式把中国同欧亚国家的互利合作不断推向新的水平。中国与中亚各国在共同打击“三股势力”等各项合作方面不断取得新成效,双方在地区及国际事务上的沟通协调不断深入,互利合作不断紧密,在经贸、能源等各领域间的合作日益深入,有力地拓展了双方互利合作的范围,深化了交流合作的层次,中国与中亚各国间的战略伙伴关系正在迈向新的高度。 9月7日,习近平主席在哈萨克斯坦纳扎尔巴耶夫大学发表题为《弘扬人民友谊共创美好未来》的重要演讲。他在演讲中全面阐述中国对中亚国家睦邻友好合作政策,倡议用创新的合作模式,共同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将其作为一项造福沿途各国人民的大事业。习近平提出,为了使欧亚各国经济联系更加紧密、相互合作更加深入、发展空间更加广阔,我们可以用创新的合作模式,共同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以点带面,从线到片,逐步形成区域大合作。“丝绸之路经济带”的倡议,从发展战略的高度,将中国与中亚各国经济紧密连结在一起,将古老的丝绸之路置于现代经济与文化发展的历史进程中,从资源整合、经贸互通、人员往来、文化交融等各方面全面打造新的中亚经济体,让古老的丝绸之路焕发新的生机与活力。在加强经济发展的同时,进一步加强不同地域、不同国家、不同民族之间的文化交流,实现历史与文化的新发展、新融合。习近平指出,发展同中亚各国的友好合作关系是中国外交优先方向,这一外交战略将进一步加快中国与欧亚国家合作的步伐。习近平还特别指出中国与中亚各国要坚持世代友好,做和谐和睦的好邻居。他强调,中国坚持走和平发展道路,坚定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我们尊重各国人民自主选择的发展道路和奉行的内外政策,决不干涉中亚国家内政。中国不谋求地区事务主导权,不经营势力范围。中国愿同俄罗斯和中亚各国加强沟通和协调,共同为建设和谐地区作出不懈努力。这些外交政策宣示,有助于进一步加强中国与欧亚各国之间的政治互信,有助于巩固双方战略伙伴关系,对于维护地区和平稳定具有重要意义。此次习近平主席访问中亚四国,对于维护和促进中国自身的和平发展也具有重要意义。从地缘战略的角度来讲,中亚地区是欧亚大陆的中心区域,历来是世界强国争夺政治、经济、军事利益的重心。自2009年美国提出“重返亚太”战略以来,美国对亚太事务的介入不断加深。对中国来讲,美国的亚太战略对中国的和平发展构成了威胁,而中亚地区是美国亚洲战略中的相对薄弱环节。巩固和发展与中亚国家的战略伙伴关系,对于平衡美国的亚太战略,维护中国的和平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因此,中亚外交也成为中国发展“西进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另外,中国加强与中亚各国之间的互利合作,对于保障中国的能源供应、确保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维护西部边疆政治稳定、打击“三股势力”的威胁都具有极为重要的现实意义。总之,此次习近平主席出访中亚,向世界传递出中国将始终坚持走和平发展道路,坚定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维护和促进地区和平发展的强烈讯号。中国将继续与邻为善、以邻为伴,努力使自身发展更好地惠及周边各国。中国将同中亚各国携手努力,共同推动建设持久和平、共同繁荣的和谐中亚,共同为促进本地区和平稳定及繁荣发展作出新的贡献。